观茶
【茶叶知识】茶叶审评与检验的发展(四)
2020-05-25 10:00:00 字号:

\

茶叶检验始于18世纪初。1725年英国颁布禁止茶叶掺假条例,并开始茶叶进口检验。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茶叶法,取缔掺假茶叶输入。1888年,日本实施茶叶检验,禁止掺假茶进口。

我国自宋代以来,颁布法令,979年,有“伪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的禁令。而正式的茶叶检验,始于1915年,浙江地方当局,设立温州茶叶检验处,检查掺假茶叶,禁止假茶出口。1931年,上海、汉口、广州等口岸实行茶叶出口检验,检验品质、水分、粉末、灰分等项目。1936年安徽的祁红、屯绿两产区,实施茶叶产地检验。1937年又在浙江平水、温州,福建的福鼎、厦门等地设立茶叶检验机构,1938年在主要产茶省设立管理处,负责办理茶叶检验事宜。1946年恢复了茶叶出口检验。195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商品检验会议,建立了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公布了输出茶叶检验标准。同年,开始外销茶的驻厂检验,1952年制定了边销茶的检验标准,开始进行边销茶的检验工作。1962年试行第二次输出茶叶检验暂行标准。1986年对第二次输出茶叶检验暂行标准进行了重订。1988年以后开始大范围建立国家茶叶标准,引用ISO国际标准,茶叶审评检验工作与国际接轨,我国茶叶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国内外各茶叶生产单位、专职的科研院所,均设立了茶叶审评检验室,专司审评检验工作,并成为各单位的品质控制中枢。由于茶叶审评检验的发展,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我国茶叶生产、贸易、科学研究,沿着保障质量、发展生产、维护国家利益和声誉的健康轨道发展。

社会的向前发展和科学进步,也给茶叶审评检验带来了新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来,各产茶国和大的消费国,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茶叶理化检验的科学研究,旨在以数据化来代替千百年来的感官审评定级给价。

80年代中期,我国商业部主持了国家计委的大型的“茶叶理化分析”项目,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等协同攻关,从色、香、味、形几个主要方面,研究理化审评的可能性,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花茶等级香气、绿茶色泽、滋味等级指标及外形容重、电导与等级评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促进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外,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对绿茶的叶绿素和去镁叶绿素含量的比率与茶叶等级关系做了研究,英国采用红茶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与比率对茶叶品质进行鉴定,并试用于市场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随着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的发展,对茶叶内含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提供了更方便、更准确的途径。据日本最近资料报道,茶叶香气组分已鉴定出638种,另有200余种色泽、滋味和结构成分,都为探求茶叶理化检验方法提供了实践基础。

然而,茶叶的品质高低,与这些成分的含量,并不成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各成分的比例适量,色、香、味几个方面协调综合的结果。正由于茶叶品质组成复杂,许多内在组合的成分类型,各成分间的比例关系,尚未被人们认识,因此理化审评这一设想的实现,尚有较高的难度。印度托克莱茶叶试验场的茶业工作者认为:“感官评茶仍是制茶工艺及茶叶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生物化学和化学知识水平的现阶段,感官评茶似乎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仍起着有效的作用。一位有经验的评茶师,看一看样品,尝一尝,比一比,想一想,就能对茶叶外形和内质,作出客观的正确的评定,这些工作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这种感官评茶的方法,已经专业化和国际化,好的茶各国评茶师都有好的评价,都会给高价格,这就是当前国际茶贸易之所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安全、卫生要求已放在首位。对茶叶中农药残毒的标准愈来愈严。一些发达的国家,大幅度降低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量的限量(MRL),如欧洲共同体国家,1988年规定检验农药仅6种,到1996年扩大到62种,从MRL标准来看,均有大幅度下降,有的下降为1/10,甚至1%,有的规定不得检出。我国从2001年颁布了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其中包括新的农药残留MRL标准。2003年又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禁止使用一些稳定性、内吸性和高毒残留农药,保障中国茶叶的安全卫生水平。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现代化农业领域,茶叶研究已开始进入包括基因导入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利用、茶树抗病遗传模型分析、儿茶素生物合成遗传基因的分析等。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发酵工程、特种酶工程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必须有相应的检验技术,保证或限制某些指标的贯彻与应用,证实这些技术带来的物质变化情况,确保人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

因此,茶叶审评与检验,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极为现代、技术性极强的应用学科,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去深入、旷久地研究。将大量的有规律的现象,归纳整理成为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指导实践,形成一门新型学科。(完)

摘自《茶叶审评与检验》(第四版)施兆鹏主编,黄建安副主编

来源:《茶叶审评与检验》(第四版)

编辑:周倩

点击查看全文